首页 >>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 茶皂素的表面活性及其相关的功能性质
详细内容

茶皂素的表面活性及其相关的功能性质

茶皂素的表面活性及其相关的功能性质

夏春华  朱全芬  田洁华   樊兴土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

本文根据近十年来的研究结果,对茶皂素的表面活性及临界胶束浓度(CMC)进行了比较分析,确定茶皂素的CMC为0.5%左右,并且在水质硬度0—28.7°d的范围内几乎不受影响。同时,对茶皂素的去污力、起泡力、湿润性、分散性以及乳化等功能性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分析,首次提出了茶皂素对疏水性材料接触角θ在0°<θ<90°范围内,表明湿润性为浸渍湿润;HLB值为16左右。从而证明茶皂素不仅具有表面性,而且是一种良好的、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为茶皂素的工业利用提供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

关键词:茶皂素 表面活性 起泡力 湿润性 分散性 乳化作用 去污力 表面活性剂


前      言

茶树中皂素类物质,自1931年青山新次郎首次从茶籽中分离出来开始,已进行过不少研究,主要着重在分子结构、茶树体内分布以及茶皂素的理化性质方面。然而,把它作为一种表面活性剂,对其表面活性及功能性质的研究尚不多见。1938年町田佐一曾对茶叶皂素的起泡性能进行过测定,但未涉及表面活性问题。

表面活性剂是一种能显著降低溶剂(一般是指水)的表面张力,或是在液—固、液—液,液—气体系中的界面张力,改变体系的表面状态,从而使原来互不相溶的气—液、液—液、液—固体系产生发泡、乳化、分散、增溶、湿润以及消泡等作用,并且可以在用量很低的情况下,就可产生这些功能作用。这些物质之所以具有这些特殊性,与其分子上存在的亲水性基团和亲油性基团(也称疏水基)有关。

茶皂素的分子结构,属三萜类皂甙,由糖体、甙元及有机酸组成。糖体一端为亲水基团,通过醚键与另一端疏水基相连接;疏水基团由以酯键形式相连接的甙元与有机酸构成,因而具备了能起表面活性作用的条件。在水中溶解时并不产生电离,故归属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三萜皂甙及其水解后的分子结构见图1、图2。


图片1.png


图1、三萜皂甙分子结构示意图


图片1.png

图2、三萜皂甙碱水解后的分子结构示意图


随着茶皂素工业生产的发展,已有的利用途径 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其原因主要是对茶皂素的表面活性及其功能性质研究不够,以致影响茶皂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也是大量的茶籽饼粕至今没有充分利用的主要原因。其实这是关系到茶皂素能否工业利用的重要理论问题。本文根据近年来有关茶皂素理论性质的研究结果,着重对其表面活性及其功能性质作一阐述,为茶皂素的工业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茶籽饼粕的利用提供新的途径。

一、 茶皂素的表面活性与临界胶束浓度

采用拉起液膜法对茶皂素水溶液的表面张力的测定结果表明,茶皂素能够显著地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说明它具有表面活性作用。其作用的大小与茶皂素的溶液浓度有关,当浓度在0.001~1.00%时,表面张力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由76.85毫牛吨/米降到32.86毫牛吨/米,其中以茶皂素水溶液在0.5%区域内的表面张力最低,其中茶皂素浓度再增加,表面张力不再降低,反有升高趋势。

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这种变化规律,可以说是一种通性,其原因与分子结构上所带的上述二种基团有关。当活性物浓度过低,水表面不能为表面活性剂所覆盖时,表面张力虽有下降,但不是最低。随着活性物浓度的提高,水表面的活性剂分子增多,表面张力逐渐下降,当增加到液面形成一层单分子膜,此时称定向吸附,液面全部为表面活性剂的疏水基所取代,表面张力达到最低值,即使再增加活性物的浓度,表面张力也不再下降。这种定向吸附现象同样存在于互不相溶的液—液体系界面上,降低界面张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界限,活性物浓度在溶液表面已经达到饱和,不能继续增加时,称为临界胶束浓度习惯用英语Critcal Micellar Concentration 的缩写CMC表示。如果继续提高表面活性剂含量,就会滞留于溶液内部,以“胶束”状态聚集一起,即亲水基一端向水,疏水基一端聚集于一处,分子不呈分散状态。以临界胶束为界限,溶液的许多物理性质在此处发生显著变化。表面张力、界面张力,密度、导电率以及洗涤性能等等均与此有关。此外还有渗透压、冰点下降,粘度、电离作用,增溶性以及光散射等等也受此影响。严格地说,每种表面活性剂功能的临界胶束浓度有一定的幅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范围。

采用表面张力测定法测定茶皂素的临界胶束浓度,结果表明,茶皂素的CMC在0.5%左右。

为了证实水质硬度对茶皂素的表面活性的影响,采用标准方法配制成不同硬度的0.5%茶皂素水溶液作比较。水的硬度从0°—28.7°d,即从极软水到极硬水,其测定结果说明,在不同水质硬度条件下,表面张力差距甚小,其绝对值最高与最低只相差1.42毫牛吨/米,可以说茶皂素的表面活性几乎不受水质硬度的影响。

二、 皂素的起泡力与泡沫持久性

业已证明,茶皂素的水溶液在振荡以后,具有很强的起泡能力。1938年町田佐一曾对茶皂素作过研究,测定方法为人工振荡,因而影响结果的可靠性。本文作者采用罗氏泡沫仪,以标准方法对茶皂素的起泡力进行了多方面的测定,并与油茶皂素及皂荚皂素作比较。结果表明,三者的发泡强度均与浓度有关,在0.001~10%的范围内,随着浓度提高,起泡力增强,当浓度达到0.5%左右时,其泡层高度为最高,其后浓度再增加,起泡力反呈下降趋势。就茶皂素而言,这与它的临界胶束浓度测定结果相一致。三者的起泡力比较,茶皂素>油茶皂素>皂荚皂素。

茶皂素的起泡力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小。首先,茶皂素的起泡力几乎不受水质硬度而改变,它可以在水质硬度范围相当大的区域内使用,而肥皂类(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却受水质硬度的制约,尤其在水质硬度偏高的情况下,其起泡力很小,甚至无泡沫发生;其次,在酸度pH4—10的范围内,茶皂素的发泡正常,且稳定性好,这也是肥皂类的表面活性剂所不及的,肥皂在酸性溶液中会立即分解成脂肪酸与盐,从而失去活性作用。

茶皂素的起泡力与温度的关系甚为密切,在测温20—90℃范围内,起泡力呈直线上升,符合直线回归方程y=122+1.53x,r 达0.9868,说明温度升高促进发泡。但是相对应的消泡速度也随之加快,以放置5分钟为例,40℃的下降2.9%,80℃的下降8.7%,90℃的下降达19.3%。

茶皂素不但起泡力强,而且泡沫稳定性好,从0.5%的茶皂素水溶液所测试的泡沫稳定性相当持久,连续24小时观察,其泡沫高度仅下降28%,而且呈匀速下降趋势,符合直线方程y=175.09-0.034x r达-0.9805。

上述茶皂素起泡力的这些特性,在工业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 茶皂素的湿润性和接触角                                                          

固体表面被液体覆盖称为湿润。它是固—液相接触后降低表面张力所致,降低的多少即表示湿润程度的大小。由于各种固体与液体性能不同,如果在液相体系中加入某种表面活性剂,湿润性可能改变,具有这种功能性质的表面活性剂称为湿润剂。

判断一种表面活性剂的湿润性能,方法不少,但要精确测定还是很不容易的。目前认为比较精确的是采用接触角测定法,其原理是根据液滴在固体表面所形成的3种界面张力,即气—液、气—固及固—液三者相遇于一点,由此点作一切线与水平线成一交角,即时为接触角θ,θ角越小,说明湿润性能越好。按θ角的大小分为4种湿润状态:

A.θ=180o为完全不湿润;

B.θ=0o为完全湿润;

C.90o<θ<180o为附着湿润;

D. 0o<θ<90o为浸渍湿润;

实验采用JY—82型接触角测定仪,并以石腊板作载体,对茶皂素的湿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茶皂素有湿润作用,作用大小与亦与浓度有关。水的接触角为108o,为附着湿润,随着溶液中茶皂素含量增加,θ值逐渐变小,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其θ值就不再下降,当浓度在1%左右时,θ下降到90o以下,属浸渍湿润。在测定浓度0.001—10%范围内,θ与其浓度的对数呈负相关,Y=90.81115-5.897X r=-0.98042。在此基础上,对茶、油茶及皂荚三种皂素的湿润性能,按农药分析所采用的测定湿润速度法比较结果,茶皂素的湿润性能优于油茶皂素。

四、茶皂素的分散性能和悬浮作用

分散是指不溶性的固体微粒分散在液体中,成悬浮液或分散液。在一般情况下,固体微粒在水中是容易下沉的,但当加入表面活性物后,在固体微粒周围形成一层亲水性的吸附膜,破坏了固体微粒之间的内聚力,从而使粒子均匀地分散地水中,形成悬浮状。

本研究采用测定悬浮率的方法,对两种固体微粒(320目以上)在茶皂素溶液中的悬浮率进行了测定(测温:20℃),即:采用一种不溶解于水的非金属固体—甲胺基甲酸-2-异苯基苯脂,它在不同浓度茶皂素溶液中的悬浮率如图10所示,在使用浓度1—20%范围内,悬浮率均高于61%,悬浮效果较好,并超过了该材料的使用悬浮率52%的标准,它与茶皂素的浓度关系可用Y=60.758+0.267x-0.00645x2表示;另一种采用金属铝粉为对象进行,实验条件:采用1克铝粉以0.15%的茶皂素溶液处理,其结果不加茶皂素的铝粉悬浮率为15.75%,而加入后提高到39.11%。由此可见,茶皂素对固体微粒的分散作用是明显的。

五、 皂素的乳化作用和乳液稳定性

乳化作用与上述分散作用有着密切关系,如前所述,分散作用在于降低固—液相界面张力,促进不溶性固体微粒在液相体系中的分散。而乳化作用则是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加入某种表面活性物后经机械混合,一方以极微小的液滴均匀地分散于另一方溶液中,成为较稳定的乳状液,这种活性物也称为乳化剂,其实质在于降低液—液体系中的界面张力所致。

乳化剂由于本身的分子结构不同,分成水包油型(O/W型)和油包水型(W/O型),前者的分散相为油,连续相为水,后者则反之。

实验以石蜡为材料进行,因石蜡是一种性质极不活泼的碳氢化合物,结构上完全没有亲水基团,能避免一些干扰。将熔化了的石蜡与茶皂素制成的乳化剂按一定比例进行乳化,再加入乳化水和稀释水,制成石蜡含量为10%的水包油型的石蜡乳液,并按有关标准对乳液稳定性测试,即取制备好的乳液200亳升,在40℃恒温条件下放置24小时,观测上层结皮度和下层析水度。测试结果,茶皂素乳化剂制成的石蜡乳液,上层不结皮,下层析水度平均仅为0.2%,达到一级乳化剂要求。

该石蜡乳化剂对石蜡的乳化效果,与油酸铵及油酸钠乳化剂相比较,无论在乳化性能及乳液的稳定性方面,都优于油酸铵及油酸钠。

此外,茶皂素石蜡乳化剂有一大优点,即乳化不受水质硬度的影响,而油酸铵等脂肪盐类表面活性剂,对水质硬度极为敏感,影响其使用效果。


表3  不同石蜡乳化剂的乳化性能比较


种  类

结皮度(毫米)

析水度(%)

微粒粒度(微米)

茶皂素乳化剂

0.5

1.54

油酸铵乳化剂

40

7

    3.13

油酸钠乳化剂

    40

    5

    4.97

 

六  茶皂素的去污性能

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不少植物的根、叶、果可以用来洗涤织物,其中茶籽饼粕是常用的天然洗涤剂。它具有丰富持久的泡沫,不损伤织物,特别对于蛋白质纤维类的丝、毛织物,洗涤后具有较好的光泽及手感,毛织物不缩绒等优点。现已清楚,其有效成分为茶皂素。

由于污垢的种类很多,成分复杂。就织物污垢而言,性质也有油质、固体及水溶性污垢之分。污垢与织物之间的结合方式也有多种,有机械附着的,有分子间相互吸引的,也有化学结合与吸附的。织物纤维的种类与性质也不同,有棉织类、化纤类以及蛋白质纤维的丝、毛类。更重要的是,污垢怎样会粘附到织物上,而又怎样会脱落,这方面的理论至今还不十分清楚,因此对去污性能的评价只能是相对而言。

本文作者曾以两种不同纤维质地污布进行去污性能测试。以0.2%茶皂素作化纤织物的活性染料印花漂洗用,并与相同用量的“雷米帮A”作比较,其结果用茶皂素进行漂洗的,各项指标均达国家标准,在白度及鲜艳度方面均超过“雷米帮A”;以真丝双趋为材料,进行白色泛黄度测定,与相同浓度的油茶皂素及原工艺的洗涤剂作比较,三者泛黄度分别为30%、34.8%及41.8%,说明茶皂素优于其他两种洗涤剂。

重庆大学王林等,应用QBDJ—1型白度仪,QW—1型去污试验机,采用反射率测定法,通过标准污布去污前后的白度,研究茶皂素的去污性能,并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标准粉作对照,活性物的浓度为0.2%(标准浓度),其结果茶皂素的去污力(25.1%)接近对照的去污力。

六、 茶皂素的HLB值

HLB值即亲水亲油平衡值,在实践中是表面活性剂的重要参数,可用它来判断该种表面活性剂的可能用途,以及与其它表面活性剂配伍的可能性。

每种表面活性剂因分子结构不同,所带二个基团的大小与强弱不一,在胶体化学中引入一个概念,即亲水亲油平衡,简称HLB值(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以完全没有亲水基团的石蜡的HLB值定为0,把完全是亲水基团的聚乙二醇定为20,一般含有聚氧乙烯基的醚类或酯类的表面活性剂,其值在0—20范围内。据有关资料,表面活性剂的HLB值的范围与应用的关系见于表4。因此HLB值的测定对表面活性剂的利用途径有参考价值。

关于HLB值测定方法颇多,方法之一是采用CMC值来计算。公式为HLB=7+4.02log(1/CMC),依此推算,茶皂素的HLB值在16左右,这按茶皂素精醇-B所构成的茶皂素化学结构计算的HLB值相一致。参考表4,表明茶皂素在分散、发泡、去污以及O/W型的增溶和乳化方面均有作用。

表4   HLB值与应用的关系

Table  4  Relationship  between  HLB  value  and  application

 


HLB值

作用

HLB值

作用

1—3

消泡

9—18

    分散

3—6

乳化(W/O)

10—13

展着

3—8

增溶(W/O)

12—16

发泡

7—9

湿润

13—15

去污

7—18

乳化(O/W)

14—18

增溶(O/W)



当然,上述各种功能能否被利用,HLB值只是个参考数,它还决定于被作用对象的性质及其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化学结构等多方面的因素。相同的HLB值的不同表面活性剂,对于同一材料的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因此对于茶皂素,利用这些功能特性去指导工业利用,还需具体分析。

同时值得提出的是,任何一种表面活性剂,其功能特性都是不完全的。作为助剂,为提高使用效果,往往在应用时将几种表面活性剂,经复配后加以利用,目的在于调节HLB值,因此都存在一个筛选、比较及配伍的问题。


结论

根据近十年来对茶皂素各方面的研究结果和应用实例,有以下几点可以确定:

1, 茶皂素能够显著地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在浓度0.001—1.0%范围内,其表面张力从76.85毫牛顿/米下降到32.86毫牛顿/米;临界胶束浓度的范围CMC在0.5%左右;其表面活性在水质硬度0—28.7od的范围内几乎不受影响,证明茶皂素是一类性能良好的非离子型的天然表面活性剂。

2, 茶皂素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依公式计算或茶皂草精醇-B所构成的茶皂素化学结构计算大体一致,在16左右,是茶皂素工业利用方面的重要技术参数之一。

3, 茶皂素具有很强的起泡力,当浓度在0.5%时,泡沫层高度达194.75毫米;水质硬度0—30od范围内起泡力不受影响;24小时稳定性试验,其泡沫持久性好。

4, 茶皂素对固体微粒的分散作用,以及对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的乳化作用都是比较好的。以茶皂素为主体制成的水包油(O/W)型乳化剂,对石腊的乳化效果明显,乳液稳定。

5, 茶皂素对疏水性固体表面具有湿润作用。在浓度1%以上时,茶皂素的接触角θ为0o<θ<90o,属浸渍性湿润。

茶皂素具有去污作用,可以作为日用化学工业的洗洁剂、调理剂使用。


对产品感兴趣?
添加微信了解更多

联系我们

139-5711-6360 
057188825272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文一西路1508号人才大厦2号楼707室

电话直呼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39-5711-6360
暂无内容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