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公司动态 >> 茶皂素对虾池中几种有害鱼类的毒性
详细内容

茶皂素对虾池中几种有害鱼类的毒性

Ⅱ.茶皂素对虾池中几种有害鱼类的毒性

朱全芬1   夏春华1  朱伯荣1  梁亚全2   孙修涛2   唐丽萍1

(1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


摘    要

通过对虾池中6种鱼类试验结果表明,茶皂素类对鱼类具有很强的毒性作用,其中茶皂素Ⅰ对鲈鱼、纹缟鰕虎鱼、钝尖尾鰕虎鱼、梭鱼、三刺魨及颌针鱼的全致死浓度为0.5—0.7ppm;茶皂素Ⅱ对鲈鱼和纹缟鰕虎鱼全致死浓度在1ppm左右。两种型号茶皂素对鱼类、对虾及沙蚕的毒性差异很大,且能在海水中自行降解至无毒,可作为对虾养殖前清池或养殖中清除有害鱼类的一种理想、安全的药剂。

关键词:茶皂素,鱼毒活性,虾池,鱼类,清池剂


前     言

捕食对虾的鱼类多达17种。据解剖观察,1尾体长10.7厘米的鲈鱼胃中有2厘米的对虾25尾;1尾15.5厘米的四指马鲅胃中有体长4—4.5厘米对虾5尾;9尾小鲈鱼在水体2米的池内,不到50分钟将45尾体长2.0—2.5厘米的对虾幼仔一食而空;29尾平均体长12.5厘米的黑鯛胃中发现对虾22尾。可见在对虾养殖鱼类危害之严重。

茂野曾以纹缟鰕虎鱼、鳚鱼和对虾为材料,验证鱼藤根的鱼毒效果,含有4—5%的鱼藤酮的鱼藤粉,对这二种鱼的致死浓度为0.5—1ppm,对虾可耐至5ppm。茶皂素的鱼毒作用如何?本研究以鲈鱼、钝尖尾鰕虎鱼、纹缟鰕虎鱼和梭鱼为主要对象,对6种鱼类进行了两种型号茶皂素的毒性比较试验。


材料和方法

(一) 材料

1. 茶皂素同Ⅰ报

2. 供试鱼类  纹缟鰕虎鱼(Tridentiger trigonocephalus GLL)体长1.6—7.9

厘米,平均3.2厘米;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 Cuvier & Yalencien)体长8.8—10.6厘米,平均9.58厘米;钝尖尾鰕虎鱼(Chaeturichthys  hexanema Bleeker)体长9.7—18.8厘米,平均14.04厘米;梭鱼(Mugil so-iny Basilewsky)体长9.4—19.4厘米,平均11.06厘米;三刺魨(Tricenthus brevirostris Temminck &

Schlegel);颌针鱼(Tylosurus  anastomlla  Cuvier  & Valenciennes)。

(二) 方法

试验在青岛市黄海水产研究所太平角养殖室与昌邑县下营镇潍坊市海水养殖场两地进行。

纹缟鰕虎鱼采用直径48厘米、高50厘米的环氧树酯桶饲养,总溶液70升;鲈鱼及梭鱼等其他几种采用80×40×50厘米的全玻璃水簇箱放养,总溶液120毫升;每个处理组放养10尾;水源与Ⅰ报所载相同。

对于处理设置,为比较两种型号茶皂素的鱼毒活性强弱、半致死与全致死浓度以及致死速度与浓度的关系,对纹缟鰕虎鱼进行较宽浓度范围试验,其中茶皂素Ⅰ设0、0.1、0.2、0.3、0.4、0.45、0.5、1、2、3、4ppm等11个处理组;茶皂素Ⅱ设0、0.2、0.3、0.4、0.5、0.6、0.7、0.8、1、2、3、4ppm等12个处理组。其他鱼种以茶皂素Ⅰ为主进行试验,浓度设置至全致死为止,最高浓度在0.5—0.7ppm,其中鲈鱼设0、0.3、0.35、0.4、0.41、0.42、0.43、0.44、0.45、0.5ppm等9个处理;钝尖尾鰕虎鱼设0.35、0.40、0.45、0.50、0.60、0.70ppm等6个处理;梭鱼设0、0.3、0.35、0.4、0.5、0.6、0.7等7个处理。三刺魨和颌针鱼与梭鱼一起试验。

观察项目除死亡数及死亡速度以外,辅以溶氧量测定。观察持续时间因要求不同分48和96小时。

结     果

茶皂素的鱼毒活性共进行了13批试验,其主要结果归纳如下:

1. 纹缟鰕虎鱼:又称小鰕虎鱼或花头鱼,在分类上属鰕虎鱼科(Gobiidae),栖潮间带,个体较小,体长在10厘米以下,主要危害虾仔,是虾池中的有害鱼类。

不同浓度的茶皂素对纹缟鰕虎鱼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表1),两种型号茶皂素对它均有毒性,其中茶皂素Ⅰ的全致死浓度在0.5ppm左右,茶皂素Ⅱ则需要1ppm,对应的半致死量(LD50),前者为0.3—0.4ppm,后者在0.6—0.7ppm,所以茶皂素Ⅰ的鱼毒活性强于茶皂素Ⅱ。此外,从试验结果还可以看出,纹缟鰕虎鱼中毒对茶皂素的浓度非常敏感,以茶皂素Ⅰ为例,从没有死亡到大量死亡的浓度区间在0.3—0.4ppm,仅0.1ppm之差,且死亡速度随浓度提高而加快。


表1  两种茶皂素对纹缟鰕虎鱼的毒性试验

Table 1  Toxicities of two forms of tea saponin to Tridentigic trigonocephalus  GLL



茶皂素Ⅰ( Tea  saponin Ⅰ)

茶皂素Ⅱ( Tea  saponin Ⅱ)

浓度(ppm)

Comcentration

死亡数*

Mirtality*

死亡时间(小时)

death  time(h)

浓度(ppm)

Comcentration

死亡数*

Mirtality*

死亡时间(小时)

death  time(h)

0—0.3

0.4

0.45

0.5

1

2

3

4

0

9

8

10

10

10

10

10

21

21

21

21

2.2

3.2

1.88

0—0.4

0.5

0.6

0.7

0.8

1

2

3

4

0

3

3

8

9

10

10

10

10

21

21

21

21

21

4.17

2.6

2.7



*96小时内死亡数

*Mortality  within  96  hours

全部致死的几个处理的溶氧量测定表明,其死亡实属中毒,并非缺氧所致。鱼大量死亡时的溶氧量保持在5.3—5.4毫升/升相差无几。

鱼体解剖观察发现,中毒死亡的鱼鳃呈灰白色,鳃丝界线不分明,并发粘,明显不同于自然死亡的鱼鳃。至于茶皂素引起鱼类中毒死亡的原因尚须进一步研究。

2.鲈鱼:在分类学上属鮨科(Serranidae),在浅海分布很广,生性活泼,游动速度快,活动在水域的中上层,捕食对虾量大,是虾池中危害严重的一种鱼类。试验结果表明(表2),鲈鱼对茶皂素Ⅰ很敏感,其全部致死为0.5ppm;半致死浓度与全致死浓度很接近,从引起中毒反应到全部死亡的药物浓度区间很小;毒性反应速度快,致死反应在16小时内见效(0.5ppm这个处理6小时时死亡率已达90%),超过16小时以后基本不再有死亡发生。


表2  茶皂素Ⅰ对鲈鱼的毒性试验

Table 2 Toxicity of tea saponinⅠto Lateolabrax japonicus Cuvier & Yalencien

(单位:死亡率%  unit :death  rate %)



时间

Hours after treatment

试验浓度Concentration (ppm)

0

0.3

0.35

0.40

0.41

0.42

0.43

0.44

0.45

0.50

16

24

48

7

10

13

10

10

10

15

20

20

35

35

35

30

30

30

60

60

60

50

50

50

60

60

60

90

90

90

100

100

100



茶皂素Ⅱ对鲈鱼毒性试验结果,其毒性确实低于茶皂素Ⅰ,浓度在0.6—0.9ppm范围内,48小时中死亡率为90%,所以它的全致死浓度大于1ppm。

3. 钝尖尾鰕虎鱼:又称大鰕虎鱼、狗 ,也属鰕虎鱼科(Gobiidae)。其特点,成鱼个体较大,栖于池底筑穴生活,虽然游动性小,但专食蜕皮时卧于池底的虾体,故也是虾池中一大有害鱼类。试验结果表明(表3),茶皂素Ⅰ对它的全致死浓度略高于鲈鱼,在0.6—0.7ppm左右。而且中毒引起的死亡反应没有鲈鱼快,除0.7ppm这一处理组以外,其他各组超过16小时后还继续有死亡发生,这可能与其活动迟缓,呼吸量小,相应的药物吸入慢有关。


表3  茶皂素Ⅰ对钝尖尾鰕虎鱼的毒性试验

Table 3   Toxicity  of  tea  saponinⅠto  Chaeturchthys  hexanema Bleeker

 


浓度(ppm)

Concentration

放养量(尾)

Amounts

死亡速度(尾)Mortality after treatment

16h

20h

24h

40h

46h

48h

0.35

0.40

0.45

0.50

0.60

0.70

8

8

8

7

9

9

1

2

6

5

5

9

  1

2

1

0

0

0

0

0

1

1

2

0

  0

1

  0

0

2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4.梭鱼:在分类学上属鲻科(Mugilidae),生活于水域的中上层。这类鱼不食对虾,因此并不构成危害,在池中以食对虾的残留的饵料为生,也是虾池的一种鱼类。试验发现梭鱼比较难饲养,捕捞时易受伤,对照的死亡率也较高,但多次重复试验结果仍然可以看出,茶皂素对梭鱼同样具有毒性作用,死亡率随着浓度而递增,全致死浓度0.7ppm左右,且毒性反应也快,16小时可见效(表4)。

此外,在梭鱼试验中。同时对三刺魨和颌针鱼(属水域上层鱼类)进行观察,0.5ppm的茶皂素Ⅰ均能使这两种鱼致死,死亡速度快于梭鱼。


表4  茶皂素Ⅰ对梭鱼的毒性试验

Table 4    Toxicity of tea saponinⅠto Mugil so-iny  Basilewsk

(单位:死亡率%  unit :death  rate %)



时  间

Hours after treatment

试验浓度Concentration (ppm)

0

 0.30

 0.35

  0.40

 0.50

  0.60

  0.70

16

24

48

30

30

34

39

39

46

  50

50

50

  46

46

46

  61

61

63

  80

80

86

100

100

100



讨      论

通过茶皂素对生活于浅海水域中不同水层的6种鱼类,其中包括底层或穴居的鰕虎鱼类,中层的鲈鱼、梭鱼鱼类和上层的三刺魨、颌针鱼的毒性试验,可以确认,两种型号茶皂素特别是茶皂素Ⅰ,用于对虾养殖中有害鱼类的清除是一种理想的药物,且优于农药鱼藤酮,它不仅鱼毒活性大,而且虾池使用的安全性大。

椐茂野对纹缟鰕虎鱼和对虾的研究结果,在充气条件下,含有5.0%鱼藤酮的鱼藤粉,对鱼的致死浓度为0.5ppm,与茶皂素Ⅰ相同,但浓度在5ppm时,对虾仅活14小时,10ppm时只活8小时,而茶皂素Ⅰ的使用安全,在不鼓气情况下,大于10ppm,鼓气时高至80ppm,经96小时也很少死亡。并且,应用于生产上,大面积使用时,药剂往往很难以均相而造成局部浓度过高的现象,鱼藤酮就有一定的危险性,因而不宜在养殖池中使用。况且我国的鱼藤酮来源于进口,价格昂贵,货源又不稳定,而茶皂素在我国有丰富的资源,目前已有相当规模的生产能力,货源可靠,这是鱼藤酮无法与它比较的。

有关茶皂素对鱼类的毒性机理问题,从试验初步结果来看,引起鱼类中毒主要在于破坏血液,造成溶血所致,但属何种溶血类型,是渗透性溶血、化学性溶血或生物性溶血尚不清楚。

茶皂素对对虾与鱼类的毒性大小不一,是否与他们的血液结构不同有关?是血球膜的不同,还是携带氧气的载体不同?业已清楚,鱼的血液中携带氧气的是血红素,而虾的血液传递氧气的是血兰素。血红素的核心是Fe+ +,而血兰素的核心是Cu+ +,前者的血液为红色,后者的血液是无色的。虽然两者均以鳃呼吸,方式相同,但药剂对它的作用是不同的。所以,关于茶皂素对鱼的毒性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

通过茶皂素对鱼类及对虾的毒性试验认为,茶皂素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清池剂,可以实现对虾养殖———————“鱼死而虾不死”。


结    论

1.两种型号的茶皂素均具有明显的鱼毒活性作用,茶皂素Ⅰ则更强。茶皂素Ⅰ对鲈鱼、纹缟鰕虎鱼、三刺魨及颌针鱼的全致死浓度为0.5ppm,LD50为0.3—0.4ppm;对梭鱼和钝尖尾鰕虎鱼全致死浓度在0.6—0.7ppm,LD50约0.4ppm;茶皂素Ⅱ对纹缟鰕虎鱼的全致死浓度为1ppm,而1ppm的茶皂素Ⅱ对鲈鱼致死量为90%。两种茶皂素的毒鱼速度快,中毒死亡在16小时内可见效。

2.茶皂素类对鱼类、对虾及饵料生物——沙蚕的毒性差异较大,以其作为清池剂或者对虾养殖中的有害鱼类的清除,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药物。为确保有害鱼类的清除而不影响对虾及沙蚕的生存,两种茶皂素的应用浓度在1—2ppm为宜。



对产品感兴趣?
添加微信了解更多

联系我们

139-5711-6360 
057188825272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文一西路1508号人才大厦2号楼707室

电话直呼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39-5711-6360
暂无内容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